日期:2023-10-27
文章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741357?d=134b373&channel=weixin
中国环境,https://res.cenews.com.cn/h5/news.html?id=1095885
新华社客户端呼和浩特10月27日电(记者安路蒙)2023年10月26日,2023年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承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呼和浩特市环境科学学会、内蒙古煤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内蒙古分会等多家单位支持举办。会议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共同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与方法,推动工业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双碳”目标实现。中心副主任李永红,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一岭,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中国区主任张洁清出席会议并致辞。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首席专家薛文博作主旨发言。
在致辞环节,李永红指出,工业园区集聚了大量的工业企业,是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十四五”期间,通过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循环化改造、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能力,将进一步挖掘我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潜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他表示,中心致力于开展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和环境综合管理研究工作,同时为国内外政府、研究机构、园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希望凝聚合力,共同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王一岭表示,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聚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对标达标,不断提高重点行业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和绿色制造水平。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创建绿色工厂197家、绿色设计产品61个、零碳园区2个、绿色园区9个、绿色供应链22个。同时,她还强调,积极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园区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实现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的特色低碳园区。
张洁清指出,目前我国的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正在加速阶段,但总体上工业园区依然面临着迅速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和工业绿色发展的双重压力。碳排放核算的标准不明、底数不清、缺乏系统的减污降碳管控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等难点需要突破。她建议,强化绿色低碳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工业园区碳统计核算标准体系等,推动相关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实现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和发展的双赢。
在主旨发言环节,赵华林从气候变化原理、双碳战略科技创新、双碳管理系统推进三方面阐述了双碳战略的三维逻辑模型,并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储能发展趋势、碳边界调整机制等热点提出协同推进“双碳”工作思路;侯立安分析了我国的“双碳”政策和制度保障、取得的工作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建立新的新型能源系统是核心之一;薛文博结合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减污降碳主要管理技术需求,并提出了城市和产业园区层面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思路。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心分别发布了《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导则》《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绩效评价指南》团体标准,两项标准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批准,将于今年底正式实施。同时,中心正式发布了“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首批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博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专家围绕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细分领域作特邀报告。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化学工业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北京清新环境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分享了相关案例经验。
来自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直属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工业园区、企业等单位的200余人参加了会议。